根据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赣组字〔2016〕8号)、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实施方案》(赣教党字〔2016〕16号)和江西省农业厅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农党办字〔2016〕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完美世界竞技平台关于全面推行“党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以“党建+”理念为统领,以“三大工程”为抓手,树立“党建+”系统思维,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通过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实现学院党的建设与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联动发展、相互促进,为建设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力的省级示范院校提供坚强保证。
通过深入推进、持续努力,使“党建+”理念入脑入心、成为自觉行动,“党建+”工作在学院各领域全面铺开、有效落实,推动学院党建工作效能最大化,进一步拓展党建在各领域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对学院各项工作的主导引领地位,进一步发挥学院各级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建设对示范校建设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二、“党建+”内容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和江西省农业厅委员会有关要求,围绕“党建+”“加什么、怎么加”,按照“1+3+X”的统一模式推进“党建+”落地见效(“1”就是党的建设;“3”是指共性选项,即加中心工作、加重点任务、加日常工作;“X”是指特色选项,加本部门本单位的其他特色工作)。结合我院实际,重点构建“1+10”的格局,在10个领域推进“党建+”。主要有党建加教学改革创新、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创新创业教育、加师德师风建设、加依法治校、加科技创新、加人才培养、加社会服务、加校园文化建设、加服务师生。
1.党建+教学改革创新
不断推进校企合作,根据行业企业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规范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是健全机制,完善实习实训条件。通过政府投入、行业支持、企业共建和学院自筹等渠道投入资金,重点加强水产养殖技术、园林技术、城镇规划、畜牧兽医等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在基地建设中,采取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借鉴企业管理模式、引入企业生产项目、保障场地运行经费等措施,有效满足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需要。二是优化教学设计,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中,并根据企业行业要求进行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三是持续推行双证制度,提高学生职业实践能力。在专业和课程改革中,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评价考核,实施“双证证书”制度,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考核评价方式。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尝试情景式、仿真式、现场式、工作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在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园林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学中,课堂搬到实训场地,开展生动直观的现场教学。通过采用“过程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及实习企业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强化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考核,凸显教学评价的岗位针对性。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领教学改革。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注重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试验过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责任部门:教务处牵头,各系部协助。)
2.党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观念。全体教职员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育人”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天职。以对国家、民族和下一代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育人的历史责任感和工作自觉性,把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不断完善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二是加强辅导员与队伍的管理,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认真贯彻落实《完美世界竞技平台辅导员、班主任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完善考评、考核机制,对辅导员的考核,坚持组织部门评价、学生工作部门评价、院系领导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开展优秀辅导员评选活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加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实施,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培训培养,建设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把辅导员的培养纳入学院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坚持政治理论培训与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专题培训与研讨交流相结合,本校培训与校外培训、考察相结合,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省内外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增强和拓展辅导员协会的平台功能,加大辅导员队伍的文化内涵建设,成立学习研讨小组,建立不同专题的研究团队,开展学习调研活动,推进辅导员科研立项,提高理论水平。四是加强学生党团建设,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力度和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积极吸收优秀大学生入党。坚持以党建带团建,大力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责任部门:基础部牵头,学工处、团委协助。)
3.党建+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分类施教,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础平台、能力平台、实践平台等三大平台,推动各类课程资源的引进和自主开发、开放和共享。二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实践教学平台共享。在全院推进“一系一品”项目,要求各系(部),根据专业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向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室,为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并结合专业实践教学或学生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开发相应产品。三是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和水平的培训,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送出去参加创新创业相关内容的短期培训和把专家请进院举办相关培训,提升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四是改进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建立健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培训,引导学生捕捉创业商机。五是加快学院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提供一个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争取在下学期开学时让大一、大二学生进驻创新创业基地实际操练,让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实现由“作品→产品→商品”的创业梦想。(责任部门:招生就业办牵头,教务处、各系协助。)
4.党建+师德师风建设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院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一是强化师德教育。通过多渠道、分层次地组织广大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使他们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德识相长”等教育理念,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影响和培养学生。二是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制度。学院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和档案,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约束,实施常规管理,从制度上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职业形象,倡导教职工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三是解决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集中整改。要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学院在师德教育、师德建设和考核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查找教师在政治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向、尊重学生、严谨治学和为人师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采取上下联动、集中整改的办法予以解决。(责任部门:组织人事处牵头,监察室、督导室、各系部协助。)
5.党建+依法治教
学院根据厅党委和纪委的具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上级纪委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不断强化师生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师生的知法、守法意识,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加强依法治校组织领导。为提高学院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高效监督的水平,维护校园稳定,维护学生、教师和学院的合法权益,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实施,建立领导小组,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组织领导。二是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力度,优化育人环境。学院保卫处加大管理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治安联防工作,严防治安案件和灾害事故的发生。严格门卫、宿舍管理、校园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学院以国家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为准则,依照我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充分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教学工作、教师工作、学生工作、后勤工作、安全卫生工作和校风校貌建设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责、权、利明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学院议事决策制度。学院要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程序制订对重大事项决定和处理的“法定程序”和“决策方式”,体现科学民主管理,克服以权代法的弊端。四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将维护学生和广大教师的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法律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学习宣传、大会动员、专题讲座、学院广播站、课堂教学、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学习宣传,努力使各项教育法规入心入脑,人人知晓,不断强化师生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师生的知法、守法意识,为依法治校创造良好的环境。(责任部门:综治办牵头,监察室、宣传处协助。)
6.党建+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科技创新平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科技创新平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载体。学院结合科技创新涉及的专业,依托相应的院系,实施“一系一品”项目,为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打造良好平台。二是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保证。通过引进较高层次的相应科研人才,增强学院整体科研实力;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整合学院科研力量,提高学院科研水平;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派培训、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等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省、国家级科技创新比赛和各项学术活动,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从而不断拓宽视野,强化创新意识。四是改进科研成果的登记工作,认真执行科研成果的记分制度。按照《完美世界竞技平台科研工作管理办法(修订稿)》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定教师科研工作的科研分,激发教师科技创新动力。(责任部门:科研处牵头,教务处、计划财务处、团委、各系部协助。)
7.党建+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特色立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行业发展的能力,建设特色鲜明的农业类示范性高职院校。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一是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个性发展。坚持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推进学分制管理。扩大选修课的比例,引入超星尔雅通识课、慕课教学,为学生选专业、选课程、选时间,辅修第二专业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个性成长的教育环境。二是继续推进“2+1”模式改革。修订调整全院各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用两年时间完成教育部规定课程,确保人才质量。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实用型人才,实现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技能与企业相关岗位职业要求的零距离适应,使学历教育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打通学院与企业间人才供需的隔离带。三是进行模块化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深入调研、充分论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进一步明确每个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精心设计、重组优化,在目标能力和素质明确的基础上梳理教学内容和方式,模块化课程体系。四是坚持产学合作,创新培养模式。着力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院合作培养人才,走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之路。强化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五是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责任部门:教务处牵头,各系部协助。)
8.党建+服务社会
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高职院校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不仅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也可实现高职院校的自身价值。一是学院充分利用“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江西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这个平台,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建设,构建农民教育培训的体系。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青年农民创业、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等各种培训班,为全省各地农技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职业能力,为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同时也提高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及声誉。二是积极开展在职成人学历提升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继续与省内外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办学,为我省农业在职人员提供专业技术和学历提升平台和通道。与傲农集团联合开展在职职工学历教育,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新途径。三是开展服务社区的社团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为社区、敬老院等提供社会服务;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给当地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对大学生自身也是很好的社会实践。四是送科技下乡服务。学院定期组织畜牧、水产、园林专家赴全省有关乡镇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服务。(责任部门:培训处牵头,成教处、团委、各系协助。)
9.党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是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是学院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学院的精神与灵魂,是学院继往开来迎接未来的重要保证。一是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形成教风严谨、学风浓厚、工作风积极的氛围,塑造至知、创新的学院精神,营造校园和谐。二是校园文化生活方面。进一步丰富学院的文化生活,创新形式,打造学院特色、形成传统,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成长。 三是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统领,从我院的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生培养教育和管理规定,提高教学决策的科学系和民主性,形成良好、公正的教学风。四是社团活动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活跃校园氛围,促进学风和校风的优化。(责任部门:宣传处牵头,工会、学工处、团委、各系部协助。)
10.党建+服务师生
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为中心,通过建立服务化运行机制,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整合发挥校内外一切教育资源,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学生心智积极有益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实现师生、学院三方面共同成长。一是继续开展“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强化对教职工的服务。通过“三大工程”活动的开展,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服务意识,营造学习先进、争做模范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就业创业、环境维护、宣传教育等服务,为学院师生学习、生活提供便利。二是改造硬件设施,改善师生生活需求。学院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改造学生公寓学生用水系统,缓解学生用热水洗澡和开水供应困难的局面。在学生公寓安装空调,保障所有学生暑期降温的需求。新建教工食堂及临时学生食堂,并加强对学院食堂的监管,保障全院师生就餐供应。三是校风和学风建设。优良的校风是一面旗帜,激励着教师为人师表,辛勤育人,也鞭策着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优良的学风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开展督课制度、学工考勤管理、文体活动等不断培育和强化校风学风。四是校园环境建设。学院继续开展实施校园的美化亮化工程,并强化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给全院师生提供一个亮丽、温馨、舒适的校园环境。(责任部门:党政办牵头,学院各部门协助。)